一、激光打标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加速渗透
激光打标是利用激光作为加工手段,在各种机械零部件、电子元器件、仪器、工具等需要做标记的物体表面制作由数字、文字、图案等组成的标记。我国激光产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到了70年代末期,激光打标技术开始逐渐兴起。国家自“六.五”计划起开始支持切割激光加工项目,“七.五”末至“八.五”初期,国内逐渐开始出现激光加工系统的专业生产企业,到了90年代,随着激光器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激光打标技术日臻成熟,激光打标设备不断完善。与此同时,我国也非常重视激光打标技术,将激光打标机的研制工作列入国家产学研工程。
进入21世纪后,国内部分企业生产的激光打标机已与国外产品不相上下,在汉字功能上甚至强于国外的产品,同时国内的激光打标机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在某些领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国产激光打标机已经在汽车零部件生产、电子元器件生产、医疗仪器及器械生产、礼品加工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开始寻求转型升级
随着国内激光器技术的不断成熟,激光器价格逐渐下滑,激光打标市场竞争门槛逐渐降低,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部分企业激光打标毛利接近5%,已经突破正规激光打标设备厂商10%-15%毛利的盈利下限。随着激光打标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及毛利的逐渐下滑,不少激光打标企业纷纷寻求新的发展方向,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激光打标企业的转型之路有三种模式:一是由国内转国外市场;二是布局附加值高的。
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或激光清洗等市场;三是放弃中低端市场,专注垂直细分行业做定制化市场。国内多数设备企业会同时采取第一和第二种转型模式,如邦德、大鹏、金威刻、飞全、昆太等都属于这种类型企业;大鹏激光、飞全激光、天弘激光等大力开拓激光切割、焊接等市场,铭镭激光进入清洗机市场。
国外市场转移和产品多元化经营成为激光打标机企业共同的发展路径。而正业科技、镭射奥等企业专注于布局PCB二维码打标、微电子和薄膜打标等细分市场,走高端产品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