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链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素材
  • 文档
  • 商城
  • 帮助中心
  • 暂无数据

我国建成首个可实现链条星地激光通信的地面站

305
2024-09-18 09:59:31

中新网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自主研制成功的500毫米口径激光通信地面系统,9月15日在新疆帕米尔高原慕士塔格峰区域一处海拔4800米山顶完成部署,标志着中国首个业务化运行的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正式建成,并进入常态化运行阶段。

 

 

中国首个业务化运行的激光通信地面站,在新疆帕米尔高原一处海拔4800米山顶建成,远处雪山为慕士塔格峰。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该地面站的建成打通了星地激光通信全链条业务流程,将进一步推进星地激光通信的工程化应用,改变中国目前卫星数据接收仅靠微波地面站的现状。

满足星地海量数据传输需求

随着中国航天技术的快速提升,卫星技术呈现变革性发展的态势,卫星探测产生的数据呈几何级增长,海量数据无法及时下传的问题日益突出,该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太空资源的高效利用。但是,仅依靠设施规模扩充和局部技术指标提升已无法满足未来星地高速通信的需求,迫切需要颠覆性创新技术体制以彻底解决星地通信速率瓶颈问题。

中国科学院空天院高级工程师李亚林介绍说,星地激光通信以激光为载体,可实现卫星与地面之间的高速信息传输,是未来星地高速通信的重要手段。区别于传统的微波通信,星地激光通信的优势在于可用频谱资源极其丰富、带宽可达数太赫兹(THz),相较于微波通信提高了十倍到近千倍。如果将频段比作道路,那么微波X频段是“单车道”,微波Ka频段是“四车道”,而激光可容纳成百甚至上千“车道”。此外,激光通信系统重量轻、体积小、功耗低、保密性强,能够满足星地海量数据传输需求。

全年均可开展星地激光通信任务

李亚林指出,星地激光通信存在易受多云、雨雪等天气和大气湍流影响的问题,合理的站址选择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复杂非稳态大气信道导致的光束质量恶化,提高星地激光通信的性能和可用度。

从中国大陆地理地形分布角度考虑,位于第一阶梯的帕米尔高原地区具有平均海拔高、气候干燥等特点,是极优良的站址地点。激光通信地面站所在的帕米尔高原慕士塔格峰区域大气条件好,视宁度优,可媲美世界一流光学站址,且气候干燥少雨,全年均可开展星地激光通信任务,为星地激光通信的业务化运行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自2019年以来,中国科学院空天院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帕米尔高原持续推进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建设,包括位于海拔约4800米的科研区和位于海拔3300米的保障区,激光通信地面系统部署在科研区,运维人员工作在保障区,未来将通过远程操作方式实现长期可靠的业务化运行。

中国科学院空天院高级工程师、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喀什站站长王建平说,高海拔无人区站点的建设和运维非常不易,前期整个团队在帕米尔高原上累计行程达30万公里,进行选址、测量、论证、建设等工作;这里无人区无路无水无电,容易出现缺氧高原反应,还会有极端恶劣气候,“面对这些困难,我们整个团队扎根边疆、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了这项艰巨任务”。

规划建设国家激光通信地面站网

建设过程中,中国科学院空天院项目团队先后突破大气信道预测及任务规划调度、激光信号的快速捕获建链和自适应光学校正、复杂大气条件下的无误码传输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夜间星地激光通信的常态化运行。

近期,项目团队又攻克了白天强大气湍流、强背景光下的可靠星地激光通信难题,首次成功完成白天星地激光通信试验。这项工作将星地激光通信的可用时段提高了近一倍,进一步支撑了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的业务化运行。

据项目团队介绍,目前,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正加速发展星地激光通信技术,布局建设星地高速激光通信网络。中国星地激光通信发展也非常迅速,各项关键技术均已突破,正在开展工程化试验试用,以支撑后续的规模化组网应用。

中国科学院空天院研究员、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主任黄鹏表示,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的常态化运行,将充分积累星地激光通信的工程应用经验,为中国下一代星地海量数据传输体系规划和中国新一代卫星地面站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他透露,中国科学院空天院当前正在规划论证建设国家激光通信地面站网,通过在中国西南、西北和东部布局建设多个激光通信站进行组网,可以进一步克服天气对星地激光通信的不利影响,大幅提高星地激光通信的可用度。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
相关推荐
  • 中科院微系统所实现无人机载超导单光子探测系统

    02-20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超导电子实验室尤立星、李浩、张孝富团队通过超薄超导薄膜材料优化、自主微型低温杜瓦研制,成功实现了基于商用无人机平台的高探测效率超导单光子探测系统。该研究成果于2月13日以“Drone-based superconducting nanowire single-photon detection system with a detection efficiency of more t...
  • 蓝光多激光同轴送丝3D打印填补国内空白

    03-24
    近日,航天科工激光院与融速科技联合宣布,成功研发出“蓝光多激光同轴送丝增材技术(VEAM—Blue Laser)”,并开发出高功率蓝光阵列激光器,突破了国内激光送丝增材技术在高反射金属打印领域的技术瓶颈,实现了铜部件增材制造的突破性进展。这一成果由航天科工激光院“精密光机激光加工湖北省国防科技创新中心”与其战略合作企业融速科技共同完成,标志着我国在高反射金属增材制造领域迈入国际领先行列。研究背景航...
  • 炬光科技全资子公司正式更名

    02-06
    2025年2月5日,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及原材料、激光光学、光子应用模块与系统解决方案的全球提供商炬光科技宣布,为深化品牌一致性战略,其全资子公司Focuslight Singapore Pte. Ltd. 已正式更名为Heptagon Photonics Pte. Ltd.。2024年9月,公司完成对ams OSRAM AG光学元器件部分研发和生产资产的战略并购,并在新加坡成立Focuslight...
  • 全球首次!红外自由电子激光器首次在双色模式下运行

    2024-03-15
    近日,德国柏林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的弗里茨哈伯研究所(FHI)实现了一个技术里程碑——红外自由电子激光器首次在双色模式下运行。此项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使得同步双色激光脉冲实验成为可能,并为研究固体和分子的时间过程等应用开辟了新的可能性。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十多种自由电子激光器,这些激光器在尺寸(从几米到几公里)、波长范围(从微波到硬X射线)和成本(从数百万到超过10亿)方面...
  • 湖北创亿光电5亿元光电项目正式投产

    02-13
    2月12日,小池滨江新区临港产业园区内,湖北创亿光电有限公司门前礼炮齐鸣,随着生产设备的一键启动,这一刻,标志着这个投资5亿元,年产值10亿元的项目正式运营投产。 该项目于2024年签约,由深圳市经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固定投资3亿元。主要生产柔性LED4K高清传媒显示屏、3C智能电子等产品。总建设规模为10条SMT 贴片生产线,10条3C自动组装流水线,5条LED显示大屏幕组装生产线...
千链
  • 账号管理
  • 账号相关
  • 个人信息
  • 举报与反馈
  • 千链币与经验值
  • 千链币相关
  • 经验值相关
  • 资源中心
  • 视频专区
  • 素材专区
  • 文档专区
  • 商城专区
  • 千链论坛
  • 论坛规则
  • 论坛帮助
  • 关于我们
  • 网站介绍
  • 相关协议
  • 联系我们

千链激光网公众号

英文版 版权所有 ©深圳市千链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68671号-4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