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年,深圳联赢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连中三个大单,前后相距仅4日。据统计,3个大单总金额过亿元。
01
连中三标,开启中标暴走模式
2月6日,联赢激光以5950万元成功中标因湃电池模组PACKCTP2线,拿下蛇年开年首单。
因湃电池于2022年成立,是广汽集团携手清华大学在动力电池“自研自产”方面的布局。作为动力电池领域的后起之秀,因湃电池厂已于2023年12月竣工,首期产线产能为6GWh,预计到2025年底可实现全部规划产能36GWh。此次联赢激光中标因湃电池模组PACKCTP2线,无疑将为因湃电池实现全面产能目标注入强劲助力。

联赢激光继续开启中标“暴走”模式。
2月10日,联赢激光又连中两标,累计金额达5685.6万元。中标项目为浙江义欣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5的生产线装配段设备和生产线焊接段设备,金额分别为4079万元、1606.6万元。
据悉,义欣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213亿元,建成后年产达50GWh。此次中标,并不是联赢激光与义欣新能源的首次合作。与义欣新能源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23年,联赢激光以1600万元成功中标了其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3#生产线焊接设备采购项目。双方的合作在2024年更进一步,又以4883万元的总价中标了其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2#生产线装配段设备采购、焊接段设备采购两个项目。

至此,联赢激光连中三元,总中标金额约为1.16亿元,在当下经济环境中,实为利好消息,为其业绩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02
大单背后的实力与布局
作为“科创板激光焊接第一股”,联赢激光自2005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激光焊接系统相关产品的研发以及生产,目前已在激光光学系统研发、激光器研发、激光焊接工艺研发、自动化研发、智能产线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掌握了前沿核心技术,实现了激光焊接全产业链垂直整合。
同时,联赢激光也是动力电池赛道的“老手”,早在2008年开始就已着手布局新能源市场,在锂电激光焊接领域有很深的造诣。近些年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渗透率的快速提升,动力电池市场需求出货量持续增长。联赢激光在新能源领域大展拳脚,据悉2023年年末,联赢激光在手订单为 40.48 亿元(含税);2024年上半年,联赢激光海外新签订单同比增长695.68%。在国内市场,2024年先后壹连科技、义欣新能源等动力电池项目。
在激光工艺研发方面,联赢激光也取得了诸多突破。针对46系圆柱电池焊接工艺,完成 500 mm/s 速度下钢壳、铝壳的封口焊高速批量飞行焊接验证,已有产线交付;在模组焊接工艺上,完成方壳电池模组端板CMT焊接工艺验证,成功输出整套工艺解决方案,在满足各项指标的基础上将效率提升20%。此外,联赢激光联合多所高校和广汽埃安完成了“车规级动力锂电池产线高质量激光焊接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这些技术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产品性能和质量,还为联赢激光在动力电池领域赢得了更多订单。
目前,联赢激光自主研制的46系列圆柱电芯装配线,已成功服务于CATL、比亚迪、远景、海辰、正力、多氟多等知名企业。
联赢激光除了保持锂电设备产品行业领先的市场占有率以外,还加大了对非锂电业务的开拓力度,尤其是消费电子领域,其针对国际顶尖客户提出的微米级高精度激光焊接项目,经过两年多的研发试制,获得客户认可,已取得批量订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月17日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01.5万辆和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29.4%,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8.9%。很明显,以车企为推手和背景的动力电池企业正式进入放量阶段,也是目前增长尚可的激光应用市场之一。
宏观大环境的不确定性,促使企业在守住自身主战场的同时,也要不断外拓寻求增长的第二曲线,以分散风险。正如联赢激光在财报中说的那样:巩固具有传统优势的锂电设备产品市场占有率,并大力拓展非锂电业务,保持整体盈利能力。
来源:长三角激光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