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链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素材
  • 文档
  • 商城
  • 帮助中心
  • 暂无数据

禾赛科技激光雷达进入超高清与超远距时代

111
2025-04-30 14:33:06

禾赛科技在技术日发布“千厘眼”激光雷达感知方案,涵盖L2至L4级自动驾驶需求,核心产品AT1440、ETX、FTX和ATX均搭载第四代自研芯片及光矢量芯片技术。

禾赛科技依托芯片的深度设计,通过高效感光、超高并行处理和智能滤噪能力,显著提升测距、分辨率和全天候适应性,推动激光雷达进入千线超高清与400米超远距时代。

我们来探讨下,芯片架构创新与性能突破两个维度来看禾赛这次科技日的内容。

 



Part 1
第四代芯片架构:
芯片化与平台化的技术基石 

● 芯片化战略:从AT128到第四代芯片的迭代 

禾赛科技是激光雷达行业最早提出芯片化路线的企业,其2022年量产的AT128激光雷达率先实现收发端芯片化集成,将体积缩减近一半,点云密度提升至153万点/秒,颠覆传统分立式技术路径。 

截至2024年底,AT128累计交付超70万台,奠定了“芯片定义感知”的行业新范式。

 



第四代芯片平台进一步突破,采用SPAD-SoC架构,集成发射端VCSEL阵列、接收端3D堆叠SPAD面阵及信号处理单元,实现感存算一体化。

双核CPU、8核APU和256-core波形处理核的组合,配合1GHz主频,确保高性能计算能力。2025年全面量产后,该平台将支持ATX、AT1440、ETX、FTX等产品,覆盖L2至L4自动驾驶及机器人场景。

这里不得不提波形解码引擎(IPE)是第四代芯片的标志性技术,基于量子光学原理,通过246亿次/秒超频采样和多回波分离算法,实现纳秒级波形解析。

IPE可滤除99.9%以上环境噪声,显著提升雨雾、沙尘等复杂场景的感知精度。例如,ATX激光雷达在逆光、暗光条件下仍能稳定工作,为L2级AEB功能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IPE的量产应用已在ATX、OT128等产品中验证,未来将全面覆盖禾赛新一代产品。其高精度滤噪能力不仅满足L3/L4级自动驾驶的全场景需求,还为机器人领域的低速高精度感知提供了技术保障,如配送机器人对路桩的精准检测。

● 平台化战略:模块化与规模化的协同 

禾赛通过平台化战略,基于第四代芯片架构衍生出AT、ET、FT、JT四大产品线,实现核心组件复用率超85%。模块化设计降低开发成本,配合全自动化产线(核心自动化率100%),禾赛年产能达200万台,预计2025年交付120-150万台。 

这种“芯片同源、场景适配”的技术生态,确保产品快速迭代并适配从10万元级车型到L4级Robotruck的多样化需求。

 



AT1440的1440线超高清点云(3400万点/秒)满足L4级Robotaxi的厘米级感知需求,而ATX的最高支持256线高性价比设计则渗透至L2级量产车型,已获比亚迪、奇瑞等11家车企定点。 平台化战略使禾赛在全球激光雷达市场保持领先,2024年市占率超70%。

Part 2
光矢量芯片:
超远距与舱内集成的技术突破 

在这个领域很重要的抓手是自研光矢量芯片通过高功率VCSEL激光器和光场动量调控,提升光子收发效率,减少环境光干扰,在Class 1人眼安全等级下将测距能力提升30%。 

搭载该芯片的ETX激光雷达实现400米@10%反射率的超远测距,视窗高度仅32毫米,较传统高性能激光雷达体积减小35%。使ETX成为L3级自动驾驶的理想选择,已获欧洲顶级主机厂多年定点,将于2026年底批量交付。

 



光矢量芯片的另一优势是小目标识别能力。ETX角分辨率达0.05°×0.05°,比AT128提升8倍,可精准识别路缘石、锥桶等小型障碍物,拓宽L3级安全边际。 

在高速场景中,ETX可提前探测施工区或静止车辆,为系统提供更长的反应时间。

光矢量芯片赋予禾赛激光雷达卓越的舱内集成能力。ETX的32毫米视窗厚度突破行业极限,功耗低至11W,配合高效散热架构,确保-40℃至85℃全温域稳定运行。 

其运行噪声控制在25分贝以下,低于翻书声,为驾乘者提供静谧体验。ATX和FTX同样适配舱内方案,ATX的小巧设计嵌入挡风玻璃后,FTX的50×30毫米视窗则优化车身美观性。

舱内集成的意义在于平衡性能与设计,激光雷达因体积和散热问题难以嵌入舱内,而禾赛通过芯片化集成和光矢量技术,解决了高温工况下的可靠性问题。例如,FTX的180°×140°超广视场角覆盖车身盲区,支持自动泊车和安全变道,成为L3/L4级补盲雷达的标杆。

低功耗与高精度特性也推动禾赛在机器人领域的快速渗透。JT系列激光雷达,专为移动机器人、割草机器人等设计,采用第四代芯片和光矢量技术,拥有360°×187°超半球视野,最高256线。

2024年12月,禾赛机器人领域单月交付超2万台,覆盖清扫、配送等场景。 芯片技术的高复用性使JT系列在成本控制与性能提升间取得平衡,助力禾赛抢占机器人万亿市场。

小结

禾赛科技的第四代芯片与光矢量芯片技术,通过芯片化与平台化战略,重新定义了激光雷达的性能边界。

第四代芯片的SPAD-SoC架构和波形解码引擎(IPE)实现超高清点云与全天候感知,满足L2至L4自动驾驶的多样化需求;光矢量芯片则以400米超远测距和舱内集成能力,拓宽L3/L4级安全边际,同时赋能机器人领域的高增长。

来源:芝能智芯

分享:
相关推荐
  • CIOE激光技术及智能制造展汇聚全产业链企业,共探技术创新与多元应用

    04-27
    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简称CIOE中国光博会)将于2025年9月10-12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其中,八大主题展之一的CIOE激光技术及智能制造展携手中国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聚焦激光技术在下游加工应用领域的创新发展,展会将集中展示材料、激光器、激光加工及自动化设备等行业的新产品、新技术,帮助下游应用领域挖掘激光行业新应用及新需求,进行商贸沟通达成商业合作,获悉前沿应用、洞察...
  • 激光输电——通往未来的供能技术

    2024-03-15
    自从电被发明并广泛推向生产生活应用以来,如何寻找一种高效的输电方式,尽可能降低长距离传输时候的损耗,是电力部门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我国特高压传输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较为领先,然而传输过程中仍有2%-7%(根据距离不等而异)的损耗率,这是一笔不容忽视的损失。能量的无线传输思想,最先由塞尔维亚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于100年前提出,而激光有能力携带极高的能量,方向十分单一,理论...
  • 科学家利用天文学方法将显微镜图像进行模糊处理

    2024-06-14
           由HHMI的Janelia研究园区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团队采用了天文学中使用的一类用来消除遥远星系的图像的技术,用于生命科学,为生物学家提供了一种更快、更便宜的方法,以获得更清晰、更锐利的显微镜图像。研究结果发表在《光学》杂志上。  天文学家很久以前就想出了如何使他们的望远镜捕捉到的遥远星系的图像更清晰、更锐利。通过使用测量光如何被大气扭曲的技术,他们可以应用校正来抵消像差。  ...
  • 研究分析热处理对激光粉末床熔覆制备CuCrZr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024-07-31
           本文采用激光粉末床熔合技术制备了 CuCrZr 合金。在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下,获得了相对密度为 99.7%的样品,并对其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为了提高铜合金的力学性能,对样品进行了固溶时效和直接时效热处理。研究并分析了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热导率和电导率的变化及影响机制。通过直接时效热处理可以获得大量的 Cr 纳米沉淀,显著改善了合金的性能。在 450°C 时效温度下获得的最佳综合性...
  • 武汉锐科激光提名换届选举

    2024-11-21
    近日,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公司董事会拟按照相关法律程序进行董事会换届选举,此外亦披露了一些其他信息。 董事换届本次公告中企业表示,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在征询相关董事及股东意见并征求独立董事候选人本人意见后,现提名赵纯祥先生、李安安先生和马泳先生为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事实上,早在锐科激光9月12日发布的公告中,公司曾表示提名委员会提名赵纯祥先生、李安安先生和赵阳先生为公...
千链
  • 账号管理
  • 账号相关
  • 个人信息
  • 举报与反馈
  • 千链币与经验值
  • 千链币相关
  • 经验值相关
  • 资源中心
  • 视频专区
  • 素材专区
  • 文档专区
  • 商城专区
  • 千链论坛
  • 论坛规则
  • 论坛帮助
  • 关于我们
  • 网站介绍
  • 相关协议
  • 联系我们

千链激光网公众号

英文版 版权所有 ©深圳市千链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68671号-4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