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全球制造产业格局进行深度调整和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聚焦于金属增材制造领域的激光企业——山东创瑞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创瑞激光”)在扩产和融资道路上脱颖而出,写下了自己的新诗篇。

在经济寒冬之下,为什么这家激光企业可以逆势而上、成为“黑马”?他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自2017年6月27日成立起,创瑞激光一直致力于激光粉末床熔融金属增材制造(3D打印)系统研发和生产,已形成“研发+制造+运营+服务”全链条产业结构,为航空航天、军事工业、海工船舶、核电装备、模具制造等高端制造领域提供单激光到十六激光,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系列、工业级、定制化装备。身为国内最早布局增材制造技术的企业之一,创瑞激光把服务国家战略作为立身之本,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目标努力奋进。在如此使命的感召下,目前创瑞激光已建有山东省增材制造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累计获得专利83项、软件著作权25项,成为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此外,创瑞激光自主研发的十余款超大幅面、多光束增材制造高端装备已在多个领域实现产业化应用。
2025年,创瑞激光还在科研领域继续发力。4月25日,由创瑞激光牵头,联合北京理工大学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离子束智能增材制造技术应用项目启动会”成功召开,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该项目面向航天高超音速飞行器栅格舵和航空中大型无人机机翼等复杂构件对高性能、高效率、低成本制造的迫切需求,开展钛合金/难熔高熵合金多丝协同等离子束增材制造研究,突破等离子束增材制造在线监测与数字孪生智能控制技术等关键卡脖子技术,实现高质量钛合金/难熔高熵合金梯度栅格舵、米级钛合金点阵夹芯机翼的高效低成本制造,推动等离子束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等重大战略领域的应用。7月10日至11日,由创瑞激光承办的《增材制造环境、健康和安全金属材料使用规范》与《金属增材制造最终零件性能粉末床熔融制件的后处理、检验和测试》两项国家标准研讨会圆满落幕。本次集中研讨的两项关键标准均为国际标准采标,精准聚焦行业痛点与未来需求。
深厚的科研技术研发经验为创瑞激光铸就了扎实的技术功底,也让其服务客户时展现出了非凡的专业性,以“定制化”服务赢得了市场。针对客户复杂的工艺流程与精益求精的生产标准,创瑞激光组建专项技术服务团队,以“客户工厂即研发实验室”为理念,打破装备研发边界,与客户联合定义140余项技术参数,历经300余次技术迭代升级,在反复实践验证中,逐步形成了最佳成型尺寸、成型效率和打印质量。
最终在5月15日,创瑞激光自主研发的鞋模定制专机CR-M460成功交付行业龙头客户,并在生产线上高效运行并全面投产。未来,创瑞激光还将以CR-M460为基点,深入布局航空航天、海工船舶、3C电子、无人机、工业模具等领域增材制造专机的产业化应用,努力将创瑞激光的“中国方案”推向世界。市场的拓展相应地推动了创瑞激光生产基地的建设。
3月消息,创瑞激光增材及半导体装备零部件全工艺智造基地施工项目正加紧施工。该项目总投资2.6亿元,规划年产200台套3D打印智能设备制造线2条、半导体关键零部件及精密机械零部件智能化生产线21条、金属鞋模增材制造设备智能化生产线2条、轮胎模具增材制造设备智能化生产线2条以及公共配套设施等。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近10.8亿元。5月30日,由中铁一局二公司承建的创瑞激光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所有单体主体结构全部顺利封顶,项目新建工业厂房1栋,新建门卫房1栋。
除此之外,创瑞激光还获得了资本的青睐,5月13日消息,创瑞激光完成B+轮融资,投资方为烟台业达融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其全资子公司陕西创瑞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也在3月10日与陕西咸阳渭城农村商业银行(渭城农商行)进行授信签约,获得该行大额资金授信,融资成本大大节省。
受益于创瑞激光的多方面沉淀,创瑞激光在增材制造领域绽放了自己的光彩。目前,创瑞激光牵头或参与制定的增材制造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等重要标准累计已达20余项,并获得了“2024年度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2025年1月消息,子公司陕西创瑞激光荣获“2024西咸新区泾河新城高质量发展企业”称号。
3月10日,2025中国(上海)国际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大会暨第七届SAMA增材制造大会在上海盛大开幕,本次活动聚焦低空经济与增材制造两大前沿领域,会上发布了《2025低空经济产业-3D打印优秀供应商首批名录》,创瑞激光也是赫然在榜。
总体看来,创瑞激光依托自身的高度战略定位、潜心研发专业技术,通过“一企一策”的定制化服务赢得了客户的心、也进一步开拓了市场。正是看中了其背后的潜力,资本才选择为其谱写新篇章增添新的助力。期待这家来自山东的激光企业在未来的市场好消息。
来源:OFweek激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