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新冠疫情、俄乌战争、中美贸易摩擦等黑天鹅事件的层层叠加之下,中国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调整全球布局来规避外界风险,力求在全球制造产业链格局中谋得有利之地。

同时,随着国产化替代进程的加速,国内有许多激光企业在激光雕刻机、激光清洗设备及工业级激光切割设备等多个细分市场上逐渐占领高地,完成了从“追赶”到“领跑”的华丽转身。
如何寻求新的增长点成为激光企业在当下的难题,许多企业将目光放向了海外,具有规模潜力和高盈利性的欧洲市场脱颖而出。
根据普华永道最新发布的2024年消费者之声调查,超过五分之四(80%)的欧洲消费者表示,他们愿意平均多花9.7%的钱来购买可持续生产或采购的商品。
而中国制造企业朝着绿色化、高端化和智能化等方向升级的发展路线正契合了这一市场需求,欧洲有望成为新的增量市场,尤其是激光清洗(环保替代方案)和激光雷达(自动驾驶核心传感器)等领域,国产激光品牌迎来了市场红利期。
早在2016年,华工科技就捕捉到了欧洲市场的发展机遇,让旗下核心子公司华工激光进军欧洲市场,华工科技MARVEL系列及GF系列激光切割机在当时就已经取得CE认证——国产设备进入欧盟的通行证。2017年,华工科技与捷克、波兰、罗马尼亚等多个客户及代理商相继达成合作。2021年,华工科技为德国客户定制化研发的MARVEL系列自动换喷嘴设备顺利验收,成为首个将自动换喷嘴功能应用到成熟可靠产品上的中国企业。最近几年,华工科技激光装备类产品海外业务一直保持60%以上增长速度,其中欧洲市场在早期曾达到90%的增长,目前已经实现欧洲市场全覆盖。
另外,美国在关税方面的政策变动频繁,而具有开放与合作意愿的欧洲市场也为中国激光企业出海寻求新突破提供了机会,为中国激光企业提供较为公平的竞争环境、助力双方的经贸往来。5月6日,中欧同步全面取消交往限制,这一决定终结了四年立法机构对话僵局,更标志着中欧关系从“战略博弈”转向“竞合共生”。
随后,又有不少激光企业谋定了欧洲的“蓝海”市场,在这片大陆上“落子”:
5月14日,为深化国际化战略布局,提升海外本土市场推广、技术服务和应用工艺等能力、增强整体竞争实力,锐科激光将在德国、墨西哥、泰国、韩国设立办事处,其中德国办事处主要是为了覆盖欧洲这一重点市场。
6月17日,宏山激光于德国杜塞尔多夫展厅隆重举办开放日活动,此次开放日是宏山激光深入践行“全球技术+本地服务”战略方向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完善“本地仓储+本地服务+本地销售”三位一体的欧洲服务体系,加速推进品牌国际化进程。目前,公司已在德国和波兰设立区域仓储中心,构建覆盖中西欧与东欧的高效物流网络。
6月23日,创鑫激光欧洲总部及德国子公司正式启用,这是创鑫激光持续国际化发展,加速优化全球布局,升级本地研发、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标志其欧洲区域本地化运营进入新阶段。
7月28日,华工科技的欧洲展示中心正式开业,该中心将汽车4S店的便捷服务理念引入工业制造领域,创新性地融合展示、销售、服务和解决方案四大功能,提供本地化提货一站式服务,大幅缩短了欧洲客户交付周期,提升了本地化服务响应速度。开业首日,该中心即斩获超3200万元订单,并与欧洲两家大客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总体来看,激光企业逐渐发现了欧洲市场这片“蓝海”,布局和规划的动作频频,部分入局较早的企业已经开始尝试新的市场战术,寻求本土化经营的新高度。
相对于国内激光市场激烈的厮杀与内卷,将触角伸至合作意愿较高、发展环境友好的欧洲不免为一个好策略。至于国产激光企业探索这片“蓝海”的成效如何?还需要经受时间的检验。
来源:OFweek激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