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久之洋红外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久之洋”)回答投资者提问时提及其未来的规划,表示公司将围绕红外、激光、光学及光学元件制造、星体跟踪器等四大领域,持续推进技术攻坚与产品升级、应用场景拓展、产业链协同、强化战略协同,致力成为光学与光量子技术领域的创新者、引领者。
这家公司有什么背景?具体做哪些业务?他为何将激光作为未来布局的重点之一?
久之洋成立于2001年4月,主要从事红外热像仪、激光测距仪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国内少有的、同时具备红外热像仪和激光测距仪自主研发与生产能力的技术企业,是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光电科技产业化专家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光电子协会红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湖北省光学学会常务理事单位。
作为中船集团旗下的光电上市公司,一方面公司深耕核心技术,强化自主创新,持续巩固在军用及民用光电领域的技术壁垒,增强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依托集团在船舶与海洋工程、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资源优势,在服务好国防军工等传统领域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光电技术向民用市场延伸。
在技术深耕方面,久之洋拥有光学、红外、激光技术领域的研发团队,专项负责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借助中国舰船设计龙头中船重工701所,久之洋深度参与了蛟龙号、奋斗者号等国家重大工程,累计获得16项国防专利。
另外,久之洋结合自身技术积累,围绕通信在航天领域的应用进行研究与规划,目前聚焦于星间、星地之间通信载荷的核心部、组件的开发和研制。公司产品已在卫星通信、遥感遥测等领域实现应用,自主研发的星载光纤放大器(EDFA)、星载短波红外相机等核心模块已应用于卫星互联网行业,助力低轨道星间激光通信产业快速发展。
这些成果与久之洋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密不可分,从2025年一季度报公布的数据来看,研发费用远高于同期的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在生产建设方面,久之洋组建了有非制冷红外、制冷红外、激光产品三条生产线,能够满足不同客户定制产品或批量产品的需求。其中,激光产品线在深海光学成像领域的发展尤为迅速。公开信息显示,久之洋在深海光学成像领域市占率超30%,水下激光成像仪为国内唯一量产供应商。
在产业链拓展方面,久之洋曾在2024年与中船702所共建深海智能装备联合实验室,打通深海装备从研发到军/民应用的产业链闭环。
值得一提的是,久之洋今年在民用市场开拓方面也迎来了好消息。8月19日,久之洋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中标的上海浦东机场二期低空目标探测项目已签订正式合同,合同金额为1148万元。
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完善的产业链,久之洋的产品在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海洋监察、维权执法、安防监控、森林防火监控、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搜索救援、工业检测、检验检疫以及辅助驾驶等领域。
除此之外,久之洋还在布局无人装备和光电探测赛道,加强了对外合作。4月24日,久之洋全资子公司中船泓洋科技(武汉)有限责任公司与青岛守正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在青岛举行了无人装备和光电探测领域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
根据久之洋披露的2024年年报,激光测、照产品实现营业收入占比达31.87%,同比激增104.83%,有望为公司营收构筑第二增长曲线,相信这样的发展态势也是久之洋将未来发展重心向激光赛道偏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整体来看,久之洋在持续巩固红外业务线的“基本盘”之外,还多线开展激光、光学及光学元件制造、星体跟踪器、无人装备和光电探测等领域的布局,在经济寒冬下稳中求进、寻求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期待其在未来传出更多的市场好消息。
来源:OFweek激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