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链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素材
  • 文档
  • 商城
  • 帮助中心
  • 暂无数据

上海微系统所在薄膜荧光传感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351
2024-05-16 10:36:45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实验室在薄膜荧光传感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成果为制备优异的薄膜荧光传感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并对荧光传感与气体吸附的协同过程进行实验验证与理论计算阐释。

近年来,薄膜荧光传感器在气体传感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爆炸物、神经毒剂以及毒品等社会危害品的传感领域备受关注。因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响应性以及选择性,是目前最有前景的痕量物质检测技术之一。然而,多数荧光敏感材料存在着聚集荧光淬灭(ACQ)效应和光漂白现象,使得满足实际应用要求的荧光传感材料并不多见。这极大限制了荧光敏感材料在气体检测方面的应用,亟待开发用于气体传感的新型高性能敏感材料。针对薄膜有机荧光探针材料所面临的固态荧光量子效率差、光稳定性差等问题,研究者将有机荧光客体搭载到金属有机框架(MOF)中,开发了一种对气体分析物具有高 3S(灵敏度、选择性、稳定性)的新型主客体式薄膜荧光气体传感器,为构建满足不同需求的薄膜荧光传感器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方法。

该工作以ACQ分子Me4BOPHY-1作为被封装有机客体,采用简单的固相合成方法嵌入金属有机框架ZIF-8中,通过调整负载比例来调节其荧光发射特性。MOFs(ZIF-8)为客体分子提供了各种纳米空腔,从而减少了荧光分子的自聚集,有效克服 Me4BOPHY-1 的 ACQ 效应。负载不同比例的客体后,分子的固态荧光量子效率(QY)从0.76%最高可提升到19.72%。进一步地,实现对神经毒剂沙林的模拟物氯磷酸二乙酯(DCP)的气相识别(图1)。

 


图1. 利用主客体嵌入式结构实现对有机荧光小分子探针荧光量子效率以及传感性能的提升

MEMS悬臂梁吸附研究表明,主客体嵌入式MOF传感器对待测气体的预富集赋予了探针优异的气体传感能力,响应时间可达 3 s,检测限低至 1.13 ppb。更重要的是,MOF的笼化效应提高了对于分析物的选择性,Me4BOPHY-1@ZIF-8对干扰性气体HCl的响应明显变弱,而这在以前的文献报道中是不可避免的。同时有机金属框架结构的“笼化效应”还确保了传感器良好的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有机荧光分子的热分解温度从200 ℃ 升至527 ℃,并且在激发光波段的激光持续4800 s的照射下仍能保持初始荧光强度。综上,主客体嵌入式设计策略提供了一种对气体分析物具有高 3S(灵敏度、选择性、稳定性)的薄膜荧光气体传感器,为构建满足不同需求的薄膜荧光传感器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先进的薄膜荧光传感器的设计策略,在危险气体传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图2)。

 


图2. 主客体嵌入式MOF传感器实现了高 3S(灵敏度、选择性、稳定性)的综合提升

论文第一作者为我所硕士生申正奇,通讯作者为付艳艳研究员、程建功研究员和涂敏青年研究员。该工作还得到了祁楷青年研究员、姜修允项目副研究员和香港科技大学范智勇教授的帮助。相关工作得到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B3203500、2021YFB32008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022085,62301544、61831021、22201289)、上海科学技术委员会(22QA1410800)等基金支持。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分享:
相关推荐
  • 技术与政策加持 3D打印行业快速发展

    04-16
           近日,我国首次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应用冷阴极电子枪实现“太空级”3D打印。这一重大进展打破了此前国外在该领域的长期技术垄断,也引起了资本市场对3D打印行业的高度关注。     北京科方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张新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太空级’3D打印对材料、工艺、设备稳定性要求极高,此次突破意味着我国在高端增材制造领域已具备国际竞争力。同时,国家持续加大对3...
  • 金属激光增材制造新突破 | 监测与控制应力演变

    2024-07-29
           激光辅助金属增材制造以激光为热源,熔化基材,将金属粉末同轴输送到熔池中,沉积在基材上,形成用户所需的各种形状。这种方法在工程部件和艺术品的修复、包覆和制造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激光增材制造工艺复杂的热过程,会出现不均匀的热收缩和膨胀,从而在固化材料内部产生大量的残余应力。这些应力可能超过材料的强度,并可能导致变形和开裂。应力导致的缺陷往往缓慢而逐渐发生,没有明显的症状,可能在...
  • 微型装置对重大物理发现和更先进的激光器带来的作用

    2024-05-27
           来自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制造出了一种不超过人类头发宽度的装置,这种装置将帮助物理学家研究物质和光的基本性质。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还可以支持开发更高效的激光器,用于从医学到制造业的各个领域。  该设备由一种称为光子拓扑绝缘体的特殊材料制成。光子拓扑绝缘体可以引导光子(组成光的波状粒子)到达材料内专门设计的界面,同时还可以防止这些粒子通过材料本身散射。 ...
  • 上海光机所在窄脉宽大能量中红外激光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2024-06-22
    近日,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空天激光技术与系统部研究团队在窄脉宽大能量中红外激光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 71 mJ, 300 Hz mid-infrared source based on ZnGeP2 MOPA system”为题发表于Infrared Physics and Technology。窄脉宽大能量3~5 μm中红外激光在大气探测、主动遥感等众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通快(中国)已经正式参与“维科杯·OFweek2024年度激光行业最佳自动化产线技术创新奖”评选

    2024-06-18
    “维科杯·OFweek2024激光行业年度评选”活动正处于火热报名申报阶段。该活动由高科技行业门户OFweek维科网主办,维科网·激光承办,活动旨在表彰激光行业具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产品、技术及企业、人物,鼓励更多企业投入技术创新,同时为行业输送更多创新产品、前沿技术,以提高生产力、经济效益,给用户提供更大便利,引导行业良性快速发展。本次评选活动2024年8月5日-8月14日为网络投票阶段,并将于20...
千链
  • 账号管理
  • 账号相关
  • 个人信息
  • 举报与反馈
  • 千链币与经验值
  • 千链币相关
  • 经验值相关
  • 资源中心
  • 视频专区
  • 素材专区
  • 文档专区
  • 商城专区
  • 千链论坛
  • 论坛规则
  • 论坛帮助
  • 关于我们
  • 网站介绍
  • 相关协议
  • 联系我们

千链激光网公众号

英文版 版权所有 ©深圳市千链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68671号-4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