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老鹰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老鹰半导体”)宣布完成超7亿元B+轮融资。此次融资规模大,创下国内VCSEL(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领域创业公司单轮融资最高纪录。本轮融资由中信金石、国新基金领投,深创投、浙江省科创母基金等多家头部机构参投,另外,老股东上汽金控(上汽集团战略直投基金)、恒旭资本等持续追加投资。

在算力需求爆发和光子技术革命的双重驱动下,这笔融资标志着资本市场对高速光互连赛道形成共识,也凸显了中国企业在高端芯片领域实现自主可控的坚定决心。
资本共识:为何是现在?
本轮融资规模之大、参与机构之众,在半导体细分领域实属罕见。除领投的中信金石、国新基金等“国家队”外,还聚集了从地方产业基金到市场化机构的多方资本力量。这种资本共识背后,是光子芯片技术崛起与AI算力需求爆发的历史性交汇。老鹰半导体创始人边迪斐指出“随着传统芯片面临物理瓶颈极限到来,光子技术成为唯一能提供超高带宽、超低功耗互联与计算的下一代解决方案”。这一判断正成为行业共识。

当前,中美科技巨头纷纷布局“芯片-云-模型”算力生态闭环。在AI竞赛中,算力集群的规模和性能成为关键胜负手,而光互连技术正是支撑大规模智算中心的“神经网络”。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在经历前两年的周期性调整后迎来显著复苏。根据WSTS数据,全球半导体销售总额达到3460亿美元,同比增长18.9%。中国光子芯片在国际竞争中引入注目,涌现了不少能与国际大厂并跑的选手,而老鹰半导体所处的光芯片领域,更是站在了算力基础设施变革的最前沿。
资本市场此次重金押注,看好的不仅是VCSEL技术本身,更是其作为下一代算力底座的战略价值。业内人士指出,这轮融资标志着资本市场形成共识:光子芯片和AI算力需求爆发将引爆高速光互连赛道。
技术壁垒:五年磨一剑的硬实力
老鹰半导体成立于2018年,其创始团队全部来自产业界,核心成员由全球VCSEL顶尖专家和原光电上市公司核心团队组成。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超过50%,这种“强研发、精制造、善经营”的团队构成,为其技术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过五年低调攻坚,老鹰半导体打造了全球唯一同时具备高速、多结、偏振、二维可寻址、倒装五大核心技术的VCSEL原创技术平台。这一技术平台使其成为中国唯一能够与国际巨头并跑的VCSEL企业。更值得关注的是,为确保产品迭代能力与供应链安全,老鹰半导体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全面打通IDM模式,建成全国唯一具备6英寸高端VCSEL芯片全制程量产能力的智能晶圆工厂。这种垂直整合模式确保了产品迭代能力与供应链安全,在当前的国际竞争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技术突破上,老鹰半导体2022年牵头承担"100G VCSEL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4年率先实现单波100G VCSEL芯片量产供货,成为国内首家突破该技术的企业,打破美国公司长期垄断;2025年单波200G芯片研发速度进入快车道、保持国内第一,正式实现与国际大厂“并跑”;2025年,公司联合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发起建设“智能光子创新研究院”,进一步集结全球科研与产业资源,致力于下一代高密度光互连技术的产业创新。
产业赋能:从光互连到智算集群
老鹰半导体的技术价值在于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在AI智算中心、车载激光雷达、高阶智能机器人等领域,VCSEL芯片都是核心组件。尤其是在算力集群建设中,光互连技术直接决定了集群的效率和规模。
边迪斐形容光互连让“智算中心拥有连接千卡万达的光神经”,这将“点亮万物皆智的新纪元”。以华为领军的国内大厂推出的“超节点+集群”算力解决方案,对互联技术提出了高可靠、全光互联、高带宽、低时延的重大挑战。老鹰半导体的VCSEL芯片正是满足这些要求的关键保障。
老股东上汽金控(上汽集团战略直投基金)自2023年投资老鹰半导体以来连续两次加码,不仅提供资本支持,还推动其与上汽集团体系内零部件企业的业务协同。这种产业资本深度赋能的案例,凸显了老鹰半导体技术在车载激光雷达领域的应用潜力。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车载激光雷达对VCSEL芯片的需求激增。老鹰半导体的IDM模式能够推动VCSEL芯片上车起量,帮助汽车产业链在降本的同时推进智驾平权。这种产业协同效应,正是资本方看好其长期价值的重要原因。
战略意义:自主可控的窗口期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已成为国家战略。边迪斐认为,“对美国而言,这不仅是技术突破的窗口期,更是实现产业自主可控的战略机遇”。
中国半导体产业正在多个领域寻求突破。2025年上半年,A股封测设备行业存货金额创新高、在手订单充足,国产替代正纵深推进。长川科技、华峰测控等头部企业表现突出,显示中国半导体产业链整体竞争力提升。
老鹰半导体在光芯片领域的突破具有特殊意义。国科嘉和投资总监陈恬表示,老鹰半导体率先实现100G VCSEL光芯片的规模化量产与出货,不仅打破了高端光芯片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更标志着我国在高速光通信核心器件领域具备了自主可控的产业化能力。
2025年,老鹰半导体联合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发起建设“智能光子创新研究院”,进一步集结全球科研与产业资源,致力于下一代高密度光互连技术的产业创新。这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模式,将为中国在光子技术领域的长远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随着融资完成,老鹰半导体将持续探索新一代技术,加速产能扩张,扩大产品矩阵。在资本和产业的双重驱动下,中国光芯片企业正从技术追随者向全球产业格局塑造者转变。
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正在重塑,中国企业在光子芯片等前沿领域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来源:OFweek激光网